免费学前教育,又有新动向。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。会议明确,要指导各地尽快细化工作方案,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,确保按时足额拨付。
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,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。其实学前教育免费,从个体建言到政府回应,一直在为此努力。回望来时路,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。
2008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永新就建议研究免除学前一年幼儿教育费用。2014年,教育部、国家发改委、财政部印发的《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》提出,城镇小区2015年底前补足配齐幼儿园。
2024年通过的学前教育法明确,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。到今年,“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。积跬步以至千里,扎实推进,功不唐捐。
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社会共识和政府决心,有目共睹。2023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经达91.1%。人才方面,全国已有1200余所高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,幼师依托“国培计划”的全员轮训制度,师资水平大幅提升。
各方面条件逐渐成熟,要保证政策的普惠效应,关键就是不走样地逐步落实,力求每一步行稳致远。这个民生大礼包可降低育儿成本,提升生育意愿,还能均衡教育资源,让更多孩子接受优质学前教育,促进教育公平。
多方利好,重在落实,特别是这个“逐步”,如何回应社会关切,满足民生期待,值得研究。“逐步”说明不能搞一哄而上,而是综合当地学龄人口、自身经济水平,尽力而为,分步有序推进。这就要求加强动态监测评估,科学核算办园成本,保证特困群体优先,量入为出,方可持久。
免费学前教育试点正在全国推进。长三角、珠三角部分城市已试点3年免费,如浙江、福建厦门已实现3-6岁儿童全覆盖。全国有超20个省份启动免费试点,覆盖约30%的适龄儿童,重点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。
除了覆盖面,如何保证幼儿园教学质量“就高不就低”,也是关注焦点。财政对不同幼儿园的补贴要精细谋划,保证公办园、民办园一视同仁,才能促进教育资源均衡。有钱好办事,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,都要求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所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,集中力量保证补助资金的按时足额拨付。
这也要求中央和地方的拨付分担比例必须科学论证。只有前置讨论充分,平衡了各方利益,保证财政拨款能补上免收保教费的经费缺口,还有充裕基础建设资金和师资投入保障,才能在免费后不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。
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
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,不能影响教学质量
来源:保育员培训中心 更新时间:2025-07-27 08:18 浏览次数: 次
免费学前教育,又有新动向。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。会议明确,要指导各地尽快细化工作方案,按照分担比例安排好补助资金,确保按时足额拨付。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,是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。其实学前教育免费,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