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中国保育员培训中心!   设为首页      加入收藏   |   联系我们   

浅析幼儿园“去小学化”

来源:保育员培训中心 更新时间:2019-11-04 09:13 浏览次数:
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》 。 《通知》明确,近年来,各地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,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。但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,提前教授小学内容、强化知识技能训练,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,...
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》 。


《通知》明确,近年来,各地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,促进幼儿园保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。但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,提前教授小学内容、强化知识技能训练,“小学化”倾向比较严重,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,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,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。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》和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推进幼儿园科学保教,现就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如下。

1.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,建立完善科学保教的长效机制。通过自查摸排、全面整改和专项督查,促进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观念,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坚决纠正“小学化”倾向,切实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,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。


2.治理任务

1. 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。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、识字、计算、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,要坚决予以禁止。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、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,要坚决予以纠正。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、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,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。

2. 纠正“小学化”教育方式。针对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脱离幼儿生活情景,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;或以机械背诵、记忆、抄写、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,要坚决予以纠正。要引导幼儿园园长、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,坚持以幼儿为本,尊重幼儿学习兴趣和需求,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灵活运用集体、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,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,促进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、直接感知、实践操作进行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究。


3. 整治“小学化”教育环境。对于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(区角),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、游戏材料和图书,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、强健体魄、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的,要调整幼儿园活动区域设置,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,创设开放的、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,并配备必要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教具、游戏材料、图画书;要充分利用本地生活和自然资源,遴选、开发、设计一批适宜幼儿的游戏活动,丰富游戏资源,满足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本需要。


4. 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。对于不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的,要督促其参加专业技能补偿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,仍不能取得教师资格的,要限期予以调整。对于不适应科学保教需要,习惯于“小学化”教学,不善于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的,要通过开展岗位适应性规范培训,提高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。


5. 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。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、压缩课时、超前超标教学,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,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,要坚决纠正,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,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。


在幼儿教育阶段,偏重智力教育,无视孩子的个体发展水平和均衡发展,强化拼音、写字、算术、英语等能力的培养,是应试教育的延伸。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,学前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,过早教授与其年龄不相匹配的知识,超越了孩子心理的发展水平,长期的学业压力导致的厌学情绪,会让孩子失去幸福感。但是,很多幼儿园念歪了经,把“去小学化”当成了挡箭牌,索性完全丢掉了“幼小衔接”的内容,“去小学化”是减负,不是丢弃。


我们都知道,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,强调的是启发、引导、激趣,而教育教学的内容应该侧重于八个能力方面的培养,即:语言能力、数理逻辑能力、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、人际交往能力、空间想象能力、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、自我评价能力,自然观察能力。

    Copyright 2010-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网站版权所有:归保育员招生信息网所有